西安旅游网我们一直在努力
您的位置:西安旅游网 > 哪里好玩 > 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山西省11个城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同时公布——山西旅游局

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山西省11个城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同时公布——山西旅游局

作者:西安旅游网日期:

返回目录:哪里好玩

山西省旅发委及全省11个市旅发委同时揭牌3月28日上午,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和11个城市的旅游发展委员会同时揭牌。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和陕西省省长楼杨胜出席了仪式,并揭开了贺卡的面纱。山西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从单一管理到全面推广

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和11个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同时上市,32个县由“局”改为“委员会”。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以文化旅游为切入点,坚定转型升级的决心和决心。这也反映了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坚定决心和深远布局。

近年来,随着山西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和企业经营困难,该省的旅游企业如风景名胜区等逆势崛起,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旅游业已成为该省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随着旅游业在全省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山西省政府开始完善顶层设计,高度重视旅游业,将旅游业提上议事日程,通过改革创新推动旅游业进一步快速发展。为了加强旅游业的综合协调、组织领导,调整旅游部门的设置和职能,省、市、重点县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省旅游局由政府主管部门升格为政府部门。每个城市的旅游发展委员会都是一个部门级组织和一个政府部门。重点是加强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总体规划和综合协调职能,通过加强行政管理体制促进管理职能的提升,打击发展过程中的体制和机制障碍,进一步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加快文化旅游培育成为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

从“局”到“委”,是创新山西旅游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宣生电庆表示,根据新的职责,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调动各级、各地区、各行业的力量,构建综合产业新格局。根据新目标,按照省委“一个方针,两手抓”的重要思想和要求,省委、省政府将认真落实山西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要求,实施国家旅游局“515”发展战略,抓住机遇,勇于承担责任,努力加快建设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强省步伐。

从高起点规划文化旅游业

加快将文化旅游培育成[省的战略支柱产业/s2/]

近年来,山西省决心彻底摆脱对煤炭的依赖,并将旅游业列为七大非煤炭行业之首。2015年6月4日发布的《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研究探索在省、市、重点旅游县设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协调研究加快全省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

2016年8月31日,在大同召开的首届省级旅游发展大会上,山西省省长楼杨胜提出,加快发展文化旅游成为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以及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地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一个方针,两手抓”的重要思想和要求,走出资源型经济创新转型升级的新道路,意义重大。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供给结构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抓住经济低迷和旅游消费需求加速升级的重大机遇,大力推进文化旅游改革和发展,着力建设旅游目的地,加快文化旅游培育成为我省战略支柱产业,建设文化旅游强省。

在2016年11月召开的第十一届党代会上,山西省再次提出要深入挖掘“地上”资源,从高起点规划文化旅游产业,在体制机制创新和重大项目开发上取得新突破,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转型的新引擎和新支柱,成为具有丰富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强省。

2016年11月24日,山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将省旅游局更名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纳入政府组成部门,寻求将文化旅游转变为战略支柱产业。

在2017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省长楼杨胜再次提出加快文化旅游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要努力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以“旅游加号”为思路,积极发展全方位旅游,实施大项目建设和大企业经营,努力实现旅游业升级和山西建设国内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

无论是在国家背景下还是基于山西省全面改革转型的现实,发展崛起的现实要求,旅游业都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特别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将其培育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在过去两年里,为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已经密集地发布了六份政策文件。山西的文化旅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新机遇和新目标

尽快将资源富集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工业经济优势

面对新的机遇,盛殿青表示,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将重点实施“五批”和“八强”。按照“安全、合规、诚信、特殊需要、幸福”六字公式的要求,加快产业改革创新,特别是在风景名胜区。今年上半年,149个景区将基本完成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和各种利益关系,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坚持全球导向,加强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整合与发展,推动全省旅游业从“景区旅游”向“全球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同时,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注重大型项目建设和大型企业运营,培育和拓展新的旅游业态,推进文化旅游档案升级,尽快将文化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

2017年,4.92亿国内游客到访中国,同比增长11%。旅游总收入4756.77亿元,同比增长12%。到2020年,我们将努力实现山西旅游总收入、人均旅游收入和旅游就业的“三倍”,使旅游业成为山西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以风景名胜区体制改革为突破口

努力把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建设成为文化旅游强省[/s2/]

山西省依托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按照“安全、合规、诚信、特殊需求、幸福”六个字的关键要求,从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入手,全面推进战略转型、理念转型、结构转型和体制转型,着力打造精品线路,培育和壮大企业实体,大力拓展“旅游精品”,积极发展全方位旅游,努力把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建设成为文化旅游强省。

山西文化旅游业正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3月28日,《人民说山西美景》第二季登场。“人们说山西风景好”的电视比赛也是山西旅游业转型发展的一只美丽的手。该项目创新性地让全省11个城市的主要领导登上舞台,亲自推荐自己的城市,全力申办省级旅游发展会议的主办城市,取得了轰动效应。全省人民一个接一个地为各自的城市欢呼。其他地方的山西人积极参加了为家乡投票,传播了山西的声音,展示了山西的形象。今年的《山西人说好景》将利用高密度互动活动再次吸引全国人民的注意力。大型户外竞赛,“千万红包买创意,千万游客来山西旅游”,全民投票选出山西十大特色旅游城镇,“旧记忆、新地标”和我市记忆收藏高密度互动活动将再次掀起景区的盛大聚会和全民的盛大互动。“城市形象、企业转型和旅游扶贫”三大主题的竞争将成为城市展示旅游资源、形象和服务的大PK。

同时从高起点包装和规划旅游项目,大力塑造品牌形象,积极吸引投资,着力推进旅游与金融一体化,加大项目投资,加大项目建设规模,促进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和档案升级。坚持国际化理念引领旅游业发展,以国际一流标准和要求打造旅游产品,培育旅游市场,提升旅游服务,培育旅游企业,营造综合旅游环境。

3月16日,“中国古代文化,山西风光——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为山西文化旅游转型升级聚集智慧和力量。

风景名胜区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投资者和企业关注的焦点。据了解,今年山西省选择了149个重点景区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以打破制度壁垒,释放市场活力,为大型项目建设和大型企业运营铺平道路。山西将坚持全面开放的发展战略,敞开大门,拿出最具吸引力的资源,与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和战略伙伴合作,共同发展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

盛殿青介绍说,为了确保投资者获得丰厚回报,山西继续推进景区制度创新。建立旅游项目服务绿色通道服务机制,积极做好土地、环境影响评价等项目所需的落地工作,继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实验创新,选择大同古城等一批文化文物密集地区开展文化旅游一体化实验示范。努力解决行业分割、管理隶属关系、利益冲突等问题。存在于文物保护利用、文化表演和旅游开发中,形成协调互补的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新模式。临汾市市长刘予强表示,该市将在旅游投资方面“拿出实实在在的钱和银”。凡在本市投资旅游项目的企业,均享受国家、省、市的相关政策。风景区外的水、电、道路等设施的基础设施建设,由风景区所在地的县人民政府支持。上级拨出的退耕还林还草、植被保护、文物保护和地质灾害管理资金全部用于风景区开发。对于高质量项目,市政府将支持旅游发展资金。

据报道,今年山西省还将在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召开专项旅游项目招商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吸引知名旅游品牌企业合作。此外,鼓励各商业银行对参与改革创新的景区给予优惠融资。按照“一视同仁、一策并举”的方针,将通过管理组织+多产业管理模式、管理组织+公司管理模式、经营权整体转让模式、委托管理模式、特许经营模式和混合所有制模式六种方式推进改革,进一步激发山西旅游市场活力,加快文化旅游战略支柱产业培育。(范剑英)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出游计划_旅游度假_旅游景点_旅游攻略_哪里好玩_西安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