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旅游网我们一直在努力
您的位置:西安旅游网 > 旅游度假 >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地位的再思考(简版)——海南国际旅游岛试验区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地位的再思考(简版)——海南国际旅游岛试验区

作者:西安旅游网日期:

返回目录:旅游度假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和海南省设立省级特区30周年。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也进入了第八个年头。海南的重大改革、开放、发展和建设美丽的新海南需要升级版的国际旅游岛,还是需要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升级?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地位再思考(简约版)

温暖的阳光、蓝色的大海、白色的沙滩和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植被......

海南的生态资源在中国几乎是独一无二和稀缺的,主要分布在亚热带、温带和高原内陆地区,尤其是从冬季的宜居性来看。因此,一旦海南掀起开放发展的热潮,房地产企业就会利用这一点,展示各自的神奇力量。海南刚刚建立了一个省级特区,海南的房地产在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严重的“泡沫”。自20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以来,海南的房地产一直被“过度开发”,偶尔还伴随着将海南建设成“富岛”的声音。对海南生态资源的觊觎,加上一些地方官员习惯于土地财政思维,急于取得“成就”,自然会对海南生态资源形成一轮又一轮的“阴谋”。

2017年12月23日,中央环境保护监察局向海南省反馈了当地房地产业对当地生态造成的破坏,严厉批评了“过度依赖房地产,房地产企业被指出,政府计划效仿,这种做法膨胀了钱包,破坏了生态”

为什么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成为房地产开发的“盛宴”?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地位再思考(简约版)

万宁市日月湾综合旅游度假区人工岛项目

除了享受和实现海南独特、珍贵、稀缺的生态资源外,海南似乎对各种经济发展因素缺乏更多的魅力、凝聚力和吸附力。这是海南广大干部群众的真实感受,也是海南发展面临的真正难题。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7年里,海南在建设国际旅游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海南经济稳步发展;开放格局得到加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投资和融资能力得到加强。基础设施的“短板”已经大大改善。主导产业旅游业发展迅速。民生投资进一步增加,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强。

与此同时,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也暴露出其战略部署和具体实施中的诸多问题和不足: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整体效果与预期之间存在差距;国际旅游岛国际化程度不够,国际竞争力不强。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发展水平低,发展方式单一,产业效益低,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如预期,导致“一个产业主导其余产业”的产业格局严重失衡。除旅游业外,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高层次现代服务业的培育和发展不同步,主导作用尚未有效形成,社会创新能力不足。工业发展仍然薄弱,工业发展意识有所削弱。海南的区位优势和海洋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一些产业发展失控,导致海南生态环境压力加大,部分生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这个岛上的居民对建设一个国际旅游岛并不强烈。

[背景/s2/][战略/S2/][国际旅游岛/S2/]

国际旅游岛战略将海南的发展纳入“国家开放战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国家旅游战略”的总体态势。在适当的时候,它抓住了这个机会,很快获得了国家有关部委和国务院的批准。作为国家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保证增长、加快旅游业发展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它将发挥试点作用。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于2001年12月提出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框架的建议。

当时,中国经过15年的努力,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开创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此时,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海南仍处于弱势。改革开放的力度和势头也停滞和减弱了。海南的发展陷入了思维不清、战略不清、思维薄弱、实力薄弱的困境。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地位再思考(简约版)

20世纪90年代,烂尾楼是房地产泡沫破裂的结果。

海南需要突破,海南需要起点,海南需要更加开放。

经过几年的工作和努力,各方面和有关部门的有识之士逐渐在海南就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框架的建议达成共识。第五届海南党代会于2007年召开,提出“国际旅游岛”的概念作为海南的战略发展目标。

在此期间,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应运而生,并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国务院先后批准建立了一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重点发展开放试验区乃至国家新区。在加强分区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细化区域发展政策、完善区域发展机制、进一步推动各地区突出特色、加强创新、优化发展功能的基础上,区域战略政策的大力引进和大力实施成为当时的亮点和快速趋势。

2008年,当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国经济增长面临巨大下行压力。尽管中央政府出台了4万亿元的投资刺激政策,但投资资本转化率、投资效率和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都呈下降趋势。金融危机导致国外需求下降,中国出口收窄,大量出口加工企业关闭,大量农民工返乡,失业人数大幅增加。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中国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迫切而自然的选择。在这样的背景和前提下,2009年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首次明确将旅游业定义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地位再思考(简约版)

国际旅游岛战略将海南的发展纳入“国家开放战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国家旅游战略”的总体态势。在适当的时候,它抓住了这个机会,很快获得了国家有关部委和国务院的批准。作为国家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保证增长、加快旅游业发展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它将发挥试点作用。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到目前为止,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已经正式开始。

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的现实考虑和客观局限性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地位之一“南海资源开发与服务基地”的建设存在争议。海南国际旅游岛是“南海资源开发服务基地”还是“南海资源综合开发平台”?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支持,另一个是领导。一个是相对被动、被动和保守的,另一个是更加积极主动的,一个是基于岛屿经济体的现实设计,另一个是着眼于“海岛一体化”经济模式的长期计划。

正如海南国际旅游岛概念的发起人迟福林先生所说:

国际旅游岛的主题是开放,开放是国际旅游岛的灵魂,也是国际旅游岛的核心价值。

中国未来十年的重点是发展消费经济。中国正从一个投资大国转变为一个消费大国。到2020年,中国的国内总需求应该至少达到1万亿元。海南潜在的资源优势逐渐成为发展的真正力量。到2020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人口将从3亿增加到6亿。如果每年有5%到10%的中等收入群体来海南消费,他们可以创造数千亿元的消费规模。

此外,中国已经进入低碳经济时代,正在走绿色发展之路。这不仅是国内的发展需求,也是中国作为一个面对国际环境的大国做出的战略选择。海南实施绿色发展必须走自己的又好又快发展之路。毫无疑问,海南国际旅游岛应该成为中国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的示范区。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地位再思考(简约版)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元门乡福彩村

面对海南整体社会经济发展不发达的现实,也看到海南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生态优势,国际旅游岛战略选择旅游业为主导产业,把建设国际旅游岛作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切入点。"首先,它解决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海南开放的历史起点."它是基于当时海南的需要,也顺应了当时国家改革开放的潮流。同时,它把握了中国消费市场大发展和低碳时代到来的大趋势。国际旅游岛战略旨在“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的开放岛、绿岛、文明岛、和谐岛”其战略定位是“中国旅游改革创新试验区”、“世界级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它是理性的、务实的、现实的、前瞻性的。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地位再思考(简约版)

游客在保亭祁县岭体验爬山

然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可以从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经度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空维度来看:

海南省陆地总面积35400平方公里,海域200万平方公里。其中,岛周海域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大陆架可用浅海面积83万平方公里,南沙海域面积73万平方公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基点是规划海南岛经济。客观上,对海南200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在海南经济建设中的巨大能量和基础性作用缺乏充分考虑和战略预设。因此,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地位之一“南海资源开发服务基地”的建设值得商榷。海南国际旅游岛是“南海资源开发服务基地”还是“南海资源综合开发平台”?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支持,另一个是领导。一个是基于岛屿经济体的现实设计,另一个是着眼于"海岛一体化"经济模式的长期计划。

此外,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仅需要第一、二、三产业的调整,高、中、低端产业结构的调整,还需要海陆经济结构的调整。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海洋省,在海陆协调发展方面应该也必须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对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全国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海南都被视为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是战略基点。这是传统土地概念和思维习惯的延续,违背了21世纪是海洋世纪的世界共识。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地位再思考(简约版)

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这是我国第一个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其战略定位是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贸易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战略目标是建立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广西的早期胜利让海南有点尴尬。海南岛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理中心。海南在地理、历史、文化和风俗方面与东盟国家有更多的相似之处。海南是连接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天然桥梁。海南应该在南海合作开发和南海周边区域一体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海南国际旅游岛“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的另一个战略地位的建设有些庞大和空广阔。如果将其定位为“国际文化交流和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 ,海南的区域优势似乎将在操作层面得到更准确的把握和定位。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地位再思考(简约版)

世界各地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如果把旅游业和相关服务业作为发展的支柱产业,要想在刺激和促进一个区域的经济方面发挥整体作用,旅游业和相关服务业就有一定的空和人口规模限制。海南国土面积3.5万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00多万,不可能以旅游业和相关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实现全面发展。此外,虽然旅游业的发展是由金融、保险、教育、医疗、物流、展览、餐饮、娱乐、商贸等第三产业带动的,但单靠旅游业带动的第三产业是以内需为导向的经济模式。它缺乏足够的辐射和必要的可扩展性,对旅游业的外部依赖性很强。因此,这种经济结构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初中阶段,经济危机频繁发生,全球,特别是区域的经济格局和形势仍然非常不稳定。

全文《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共6章17章72节,前言仅在2个小节中对现代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概念性描述,但没有涉及发展目标、主要经济指标和40个短期行动计划。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有的战略作用和战略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战略规划和政策安排的缺乏必然会对海南经济发展的内生增长和风险抵御造成致命伤害。

基于海南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环境仍不完善的现状,如何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契机,吸引大量岛外乃至岛外人才、企事业单位,引进技术、经验和资本,积极、广泛参与海南整体开放和建设,应该成为国际旅游岛战略的重中之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没有留出专门的一章对此进行必要的讨论,更不用说在规划、政策和制度上做出系统、积极的安排。

国际旅游岛战略的实际效果和实际偏差

海南的出口总值大幅下降,尤其是对东盟的出口。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推动已经开始显现出微弱的势头。这是否反映了海南在国际旅游岛战略中对区域优势认识、把握和发挥的不足?

以国际旅游岛整体建设为重点的“十二五”期间,海南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其中,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4%,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8%,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3%。特别是旅游业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过去的五年里,该省接待了2亿多游客,年均增长率为11.7%。旅游总收入2210.74亿元,年均增长16.1%,旅游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6%。与此同时,社会民生保障事业也有一定发展。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地位再思考(简约版)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战术偏差也不容忽视。海南国际旅游岛缺乏鲜明的品牌定位、品牌内涵和品牌形象,明显不同于其他国际知名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其促销和营销方式相对单调、粗放、落后。市场规范、行业管理和软件建设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关注和根本的改善。因此,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要到2017年12月6日才开始。马尔代夫是亚洲最小的国家,人口超过30万,岛屿面积298平方公里,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最基本门槛,2009年接待了60多万游客,2013年超过了100万门槛。另一组数字也很有趣。与2009年相比,海南接待国内游客5948.6万人次,2016年接待国内游客2195.18万人次,增长171%。过夜抵达人数分别为749,000人和551,500人,仅增长39%,不到中国过夜抵达人数的四分之一。2009年国内游客和入境游客人数约为40:1,2016年国内游客和入境游客人数仅为80:1。海南国际旅游岛已建成7年,成为真正的“海南中国旅游岛”。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对旅游发展有详细的思路和具体的政策、计划和安排。但是,海南的基础和资源条件不具备系统发展高水平现代服务业的比较优势。海南的发展,甚至高水平现代服务业的培育和发展,显然都只依赖旅游业。它需要其他能源来驱动和促进彼此。甚至需要更高层次的战略设计来获得输入因素。然而,国际旅游岛战略具体实践中所反映的战略偏差使其更像一个头重脚轻的“大头娃娃”。

2016年,海南外贸进出口总额751.32亿元,同比下降13.55%。其中,出口总额140.51亿元,下降39.55%,其中,对东盟出口总额26.73亿元,下降65.5%,不到出口总额的1/5。海南的出口总值大幅下降,尤其是对东盟的出口。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推动已经开始显现出微弱的势头。这是否反映了海南在国际旅游岛战略中对区域优势认识、把握和发挥的不足?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地位再思考(简约版)

国际货运贸易

与海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相比,海南已经落后且薄弱的产业依然薄弱。2016年,海南省完成工业增加值479.22亿元,是唯一连续两年下降的产业。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几年下降到11.8%,比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的18.0%低6.2个百分点,比国际旅游岛建设前“十一五”期间的平均比重低近一半,在第二产业中与建筑业的比重几乎持平。与工业利润和税收总额相比,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第一年不仅没有增长,而且分别下降了23.6%和6.5%,对区域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为0.4%,只有4.7%,是所有主要行业中最低的。在中国经济大力倡导“中国的智能制造业”和美国频繁采取措施吸引制造业回归的时候,海南这个面积和人口规模都不小的岛国,正逐步滑向 “工业空中心化”难道都是因为国际旅游岛战略的严重伤害吗?它将如何影响海南的经济安全和未来方向?我们应该对这个问题保持警惕和深思熟虑。

房地产业是“这里的风景独一无二”。2016年,海南完成房地产总投资1787.60亿元,住房建筑面积8936.78万平方米,竣工住房面积1674.61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585.3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总额1490.20亿元,营业总收入1010.73亿元,分别增长5.21倍、3.48倍、3.54倍、1.69倍和3.69倍房地产繁荣不得不提醒人们注意迟福林的警告:“如果疯狂的房地产投机最终导致新一轮房地产泡沫,这个国际旅游岛将会大打折扣,甚至失败。”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地位再思考(简约版)

三亚凤凰岛项目

海南房地产的“过度开发”可能是许多人所预料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开始时,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经过多年的沉闷和屈辱,受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国家战略”的启发,海南各级政府终于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期待。然而,海南人民和企业并没有表现出相应的积极和广泛参与的热情和期望。除了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投机冲动之外,岛外、国内外几乎没有人和资本在煽动这种情绪。这种巨大的反差和房地产行业的“这里的独特风景”也显示了“大头娃娃”的先天不足?

海南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的理性认识和准确定位

如何充分发挥海南海洋资源的巨大优势,如何充分发挥海南独特的地理优势,如何提升海南发展的“国家战略”水平,如何增强海南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如何增强海南的资源吸引力、凝聚力和吸附力,如何实现海南更健康、更快、更可持续的发展,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海南对国家核心利益的贡献,是海南和国家的需要。

由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国家旅游战略的实施,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由此升级为“国家战略”,这再次为海南扩大开放、加快建设赢得了历史性机遇。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地位再思考(简约版)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无疑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并在海南的发展中发挥了实际作用。然而,作为海南的开放战略和主导战略,国际旅游岛战略7年来不仅处于海南发展的核心战略地位,而且完全取代了海南发展的总体战略。具体实践中的各种严重偏差都是由战略地位的错位造成的。

海南的旅游业和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必须是海南的主导产业。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由海南的客观现实决定的。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也是海南发展的长期目标和任务。然而,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海洋省,拥有2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海南岛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理中心。如何充分发挥海南海洋资源的巨大优势,如何充分发挥海南独特的地理优势,如何提升海南发展的“国家战略”水平,如何增强海南发展的内在动力,如何增强海南的资源吸引力、凝聚力和吸附力,如何实现海南更健康、更快、更可持续的发展,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海南对国家核心利益的贡献和重大关切,这些都是海南和国家的需要。

“在新的时期和新的条件下,海南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寻求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决定了海南(岛)的发展现状、海南(岛)的发展前景和海南(岛)的活力。这是一个大问题。”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和海南建立省级特区30周年。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也进入了第八个年头。海南的重大改革开放、开发建设一个美丽的新海南需要升级版的国际旅游岛,还是需要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升级? 也是讨论的主题。

[应读者要求,我特别编辑了《反思“大头娃娃”在前世建筑中的战略地位——海南国际旅游岛》(简写版),以娱乐读者。】

: 本文引用的数据、材料和图片均来自公开报告

作者简介 : 作者于1990年至1991年和1993年至1997年在海南工作过两次,自1998年起在深圳工作。在过去的几年里,作者对海南有着深厚的感情,经常往返于海南各地,始终关注海南的发展和进步。

欢迎留言并理性讨论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出游计划_旅游度假_旅游景点_旅游攻略_哪里好玩_西安旅游网